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开赛 比赛首日黑龙江队收获一金两银******
中新网哈尔滨2月3日电(记者 王妮娜)2月3日,2022-2023赛季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在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正式开赛,在首日进行的男、女短距离(传统)比赛中,黑龙江队员李馨和陈玲双包揽女子短距离(传统)金牌和银牌,尚金财夺得男子短距离(传统)银牌。
本次锦标赛为期四天,除男、女短距离(传统)项目外,还将逐日进行男子(自由)15 公里间隔出发、女子(自由)10 公里间隔出发,男、女团体短距离(自由),以及男子4×10km接力和女子4×5km接力项目,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9个省市代表队、193名运动员参赛,其中黑龙江队共派出16名男、女运动员参赛。此外,黑河市体育局代表队还有8名运动员参赛。
“金牌不仅仅属于我个人,也是属于我们整个团队的,团队给了我很大帮助。”
李馨今年31岁,是本次比赛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。“在比赛中,调整好心态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、合理分配体能是我取胜的关键。”李馨参加过三届冬奥会,和年轻运动员相比,她的大赛经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目前,她现在的目标是全力以赴备战明年初的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。在参加过的四届我国冬季运动会中,她共夺得6枚金牌。
陈玲夺得了银牌,她在比赛后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锦标赛,自己定的目标是前六名,没想到取得了银牌,大大超出了预期。”刚满21岁的陈玲双曾在去年的黑龙江省运动会中,独揽全部6枚金牌,她现在的目标是能有机会参加冬奥会。
黑龙江省越野滑雪队教练王岩说:“今天的比赛结果,我很满意,李馨得金牌是意料之中,因为她完全具备这个实力,赛前备战也非常刻苦。但让我更加欣喜的是陈玲双的银牌,还有王运迪和靳然等一批年轻队员的出色表现。她们训练越野滑雪才两年半,而且是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,她们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。”
此次锦标赛结束后将进行国家队体能选拔测试赛。(完)
武汉科大:线下线上联动 精准服务就业****** 武汉科大:企业“网”上来、学生“推”出去、协会“动”起来 线下线上联动 精准服务就业 ■关注大学生就业 近日,在武汉科技大学的企业空中宣讲会线下场地,担任企业招聘“校园大使”的大四学生张高翔正在紧张地忙碌着。他一边和企业对接,为同学们争取简历投递的绿色通道,一边在现场为同学们耐心答疑,精准推送企业招聘信息。 找工作遇到最难季,怎么办?线下举办空中宣讲会、为企业配备“校园大使”、每个班设有“就业联络员”……武汉科技大学采取一揽子措施,让企业“网”上来,将学生“推”出去,促协会“动”起来,助力毕业生快就业、就好业。 企业“网”上来 线下线上不缺位 “各位同学,今天下午三点,海尔智家的空中宣讲会,我们开放场地,欢迎大家现场观看企业直播宣讲,参与面试……”近日,在武汉科技大学,海尔智家的空中宣讲会在线下“闪亮登场”。 原来,受疫情影响,学生只能靠空中宣讲会了解企业招聘信息,跟踪简历投递状态。而空中宣讲会相比线下招聘会,针对性弱、互动性差,学生普遍不积极,企业也无法及时跟进学生的投递动向。 “能否将线上宣讲会同时安排在线下办?”联系好企业,安排好招聘助理,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孟佳便将想法付诸实践。 不到半小时,现场便收到近20份简历。“感受到了学生们找工作的热情,后续我会一一跟进他们的面试进度。”海尔智家HR(人事专员)朱贤也格外上心。 该校管理学院2023届毕业生周杰提交网申后,就来到现场,进行视频咨询。经过面试,他收到了录用通知。“幸好学校安排了线下宣讲会,不然我可就失去一个好的就业机会了。”周杰说。 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武汉科大还组织了网络专场招聘会。从网上向优质企业发出邀约,为企业配备在校学生担任的“校园大使”,配合企业发布招聘信息、宣传招聘渠道。在校园里展出招聘企业信息后,“校园大使”在现场为毕业生们介绍公司,引导投递简历。 学生“推”出去 精准推荐成常态 受疫情影响,学校大型线下双选会无法举办,企业对毕业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常常只能靠一份简历;学生也很难广泛接触企业,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。“企业和毕业生之间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不信任。”孟佳表示。 于是,“校园大使”与企业、教师与企业的“一对一”推荐方式日益流行,这成为企业与毕业生之间沟通的快速通道,双方的适配速度和程度都明显提升。 秋招期间,武汉科大2023届毕业生吉少宝,担任了数十家公司的“校园大使”,累计推荐简历200余份。“每推荐5个人,就有1个人进面试。”推荐时,吉少宝不仅了解到每家公司的福利待遇等,还根据同学的偏好有针对性地推荐。 “郭老师,这是我的简历,往哪投啊?”临近秋招尾声,该校2023届毕业生禄芯垚向辅导员郭家麒“呼救”。“我帮你!”郭家麒常年和企业保持联系,他一边为学生修改简历,提供求职辅导,一边向HR介绍情况。多方推荐下,一个月后,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向禄芯垚伸出了“橄榄枝”。 “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秋招前,去宜昌邦普建设项目考察,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联系,累计签约17人;计算机学院和金山办公软件签了实习协议,累计签约15人……”孟佳介绍,为了把学生“推”出去,学校还通过访企拓岗、校地合作、校企合作实现推荐学生就业工作的常态化。 协会“动”起来 服务就业不打烊 近年来,大学毕业生慢就业、缓就业现象突出。疫情下,个别毕业生甚至开始“躺平”模式。 “得让大家动起来。”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鞠磊介绍,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改组了已经成立11年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,增设了学院、专业、班级三级制度,每个班设有“就业联络员”,每个学院、专业设有“招聘助理”,总人数近300人。 “景旺电子晚七点召开线上宣讲会,相关专业同学可转发观看!”“硚口区直播带岗,明天下午,请转发!”……秋招高峰期,就业群日活跃用户数量过百,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、传播者和受益者。 以往,主要由辅导员了解毕业生的情况,推送就业信息,然而辅导员毕竟力量有限。“如今,每个联络员、招聘助理,就像一个个雷达,分布在全体毕业生中。”鞠磊说。 除了为每名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,协会还开展“铸梦”生涯求职工作坊、训练营、AI易面系列活动。协会“秋招”时,还推出模拟面试、简历门诊服务,为求职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扶。 “疫情影响下,学生的就业环境更加复杂,遇到的问题更加困难。”鞠磊表示,“学校将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,努力为毕业生和企业提供一切便利服务,助力每一名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。”(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徐继男 曾梓宸 尚紫荆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盈彩网地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