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贺信肯定中新社坚持为侨服务 引海外侨胞热议******
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(记者 冉文娟)七秩芳华,中新社向海外侨胞发出了一封封及时、温暖的“家书”;岁月更替,中新社以侨为桥,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。
9月23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。连日来,贺信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引发热烈反响。
习近平在贺信中肯定中新社建社70年来“坚持为侨服务”。对此,旅居匈牙利30多年的中东欧中医药学会会长陈震深有感触,他称中新社是陪伴自己海外生活的“老朋友”。
“早年间信息相对匮乏,在海外获取祖(籍)国的准确消息不易。中新社的新闻报道让我们及时了解中国最新动态,打开了一扇窗。”陈震说,这些年中新社的新闻产品越来越丰富,但“为侨服务”的初心不改,始终关注着华侨华人的生存境遇,为侨胞权益发声,建设“精神家园”。
“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中新社多次报道侨胞抗击疫情、同舟共济的故事,为华侨华人在住在国抗疫注入正能量,带来信心和力量。”陈震说。
“多年来中新社是我在美国关注最多的媒体之一,每每看到中新社报道,都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。”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乐桃文说,不论是向纸媒提供文图稿件,还是拓展网络报道,再到近些年的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,中新社的新闻产品都令人印象深刻。
乐桃文说:“几十年来,中新社一直关注着侨胞,心贴着侨胞,团结、服务侨胞,深受大家喜爱与推崇。”
习近平肯定中新社为“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”发挥了积极作用,并希望中新社为“推动中外文明交流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”。
“中新社的报道展现了伦敦唐人街的繁荣发展,提升了在英华侨华人形象,促进了中英两国友好交流。”英国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说,中新社以多种方式关注和报道一年一度的伦敦华埠新春庆典,提升了活动影响力,也加深了英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喜爱。
他表示,伦敦华埠商会未来将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,传播中华文化,推动中英两国人文交流,“诚挚希望能和中新社一起努力,为两国友好注入更多正能量”。
“中新社的报道平实、接地气,在海外读到尤其亲切。”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说,期待中新社未来挖掘更多韩中两国友好交流的故事,增进彼此了解,推动两国民众情感共鸣,心灵相通。
在当前百年变局的新形势下,海外华侨华人作为跨文化人群,其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。澳大利亚澳华文联主席、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的本土化传播,艺术团创作的许多文艺作品在中新社旗下的“侨宝”客户端平台展示,得到了广泛的传播。
他说,“中新社搭建的平台,助力我们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,也鼓励我们探索创新,深挖中华文化经典中与时俱进的创新价值,推出更多优秀作品服务当地。”(完)
(新春走基层)广州白云山花景争奇斗艳 助老广“花”式过年******
中新网广州1月18日电 (记者 程景伟)新春佳节来临,广州白云山各式花展争奇斗艳、美不胜收,处处张灯结彩、喜气洋洋,弥漫着兔年春节的浓浓年味。郁金香、梅花、兰花等各式花景、游园活动,助力老广(广州人的俗称)“花”式过年。
记者1月18日在广州白云山看到,在“听见花开七彩云台”郁金香主题花展中,缤纷郁金香花海与园林艺术、岭南文化创新融合。6组大型花艺作品,10万株郁金香及10多万株各类时花装点满园春色。据介绍,“巨型粉”“黄绣球”“卢浮宫”三大郁金香新优品种首次亮相。
中国特级花境师刘坤良创作的“你好,春天”迎春主题花境,结合精心设计的“园丁兔”和“花艺兔”ip兔兔形象亮相郁金香主题花展,为市民送来了农历癸卯兔年的新春祝福。
“听见花开云山兰韵”兰花主题花展展出了蝴蝶兰、兜兰、石斛兰等40余个品种近6000株兰花,打造出青山绿水中的兰花仙境。多位书画爱好者1月18日受邀在广州白云山九龙泉兰花展现场泼墨献作,为市民免费挥春送“福”。
“听见花开云山闹春”系列活动则将于大年初一(1月22日)启动。白云山鸣春谷结合玉兔纳福元素,在可憩草坪布置一对高达8米的充气萌兔,相伴草坪露营节。白云山南门广场摆设“万象更新福兔迎春”春节花境,打造白云山新年标志打卡点。
无醒狮,不春节。大年初一,广州白云山南门广场和山顶广场将上演“醒狮贺岁闹新春”活动。
广州白云山桃花文化节系列活动也将大年初一开幕。目前,在占地5万平方米的白云山梅花谷,果梅、梅州宫粉、红梅等多个品种近千株梅花已怒放枝头,沁心的梅香扑面而来。预计春节期间,白云山桃花涧也将上演百桃争艳,届时还会举办非遗手作DIY、岭南押花、汉服秀等各类活动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盈彩网地图 |